首页>新闻动态>蓝狮注册资讯

数字化“加速度”驱动传统产业转型“新活力”

发布者:【蓝狮平台资讯】   发布时间:2021-12-28 14:12:33   点击量:757

加速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明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指出要加快数字化转型。这些不但充分突显数字化转型作为经济社会驱动“引擎”的重要作用,更是在新的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目前,世界经济加快了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形态,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深入融入实体经济,并通过强大的数字技术来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当今行业普遍认为,数字化转型已不再是“选题”,而是一门关系到生存与长期发展的“必修课”。


数字经济的两个核心引擎是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数字产业化、工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对信息通信行业来说,推进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协同发展,以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激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是新时代的新使命。


大力推进数字化产业化,打好“数字基础”。没有新基础设施的强有力支持,就不可能全面开启数字化转型。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战略布局,加速构建泛在高速、天、地、云、智、绿、低碳、安全可控的综合性智能化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我们开辟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


一年来,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就5G而言,截至今年11月,我国已完成139.6万个5G基站,到11月份,5G终端用户达到4.97亿户;在千兆光网方面,在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下,固定因特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3386万户,年末净增2746万户;在IPv6方面,4G、5G及IPv6固网升级改造已全部完成,IPv6所申请的地址资源是世界第一。


同时,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迅速崛起,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意义、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据统计,今年1-11月份,因特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业务实现2039亿元,同比增长28.4%。这两个行业中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收入增长率分别为89%和31.2%,而数据中心业务则为17.5%。


大力推进工业数字化,建设“数字社会”。智能能源、远程医疗、智慧交通、智能矿山、智慧农业…近几年,5G,大数据,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如人工智能,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就整个行业来说,加速推进产业数字化,就意味着要全面、全面、全面、全链条地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充分释放数字化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近一年来,工信部紧紧围绕“两个强国”建设目标,深入实施了“5G—工业互联网”项目,因特网创新发展工程,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数字转轨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就具体数据而言,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到今年8月底,制造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制率为74.7%、54.2%,实现了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普及率。国内正在建设的“5Ghappy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800个,标识解析五个国家级顶级节点和158个二级节点上线运行,注册总数近600亿。在我国有影响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超过100家,连接设备7600万台(套)。伴随着更多的平台和应用落地,工业互联网已广泛应用于40多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成为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推动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动力。


崭新的旅程,新的领域,新的模式。在全数字化浪潮下,信息通信产业一方面要加强5G、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产业化,全面建设以通讯网络为基础,以数据与计算设施为核心,突破了基础设施融合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另一方面,加速将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术深入融入实体经济,创造新的应用,开拓新模式,建设更先进的“数字社会”,赋予更多企业和更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网络化强国建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IMG_1250.JPG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 安全
  • 可靠
  • 环保
  • 高效
  • 高性能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 高安全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 高可靠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