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蓝狮注册资讯

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透视能源转型的三维度目标

发布者:【蓝狮平台资讯】   发布时间:2022-02-15 09:02:25   点击量:1170

蓝狮平台网讯:1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论推动新时代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党中央关于能源安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能耗“双控”、能源技术创新和能源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的工作要求(可总结为28条要求)。为了深入理解这28项工作要求对我国能源发展的具体指导方向与工作侧重点,笔者从能源转型目标、能源革命和能源未来目标三个方面对上述工作要求进行梳理与分析,并以相关性紧密程度形式呈现(见表,其中A表示紧密相关,B表示较紧密相关,C表示一般相关)。其中,能源转型目标指出了现阶段我国能源发展最应重视的方面与问题;能源革命指出了我国能源发展应采取的战略路径与重要措施;能源未来目标体现的是新时代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应具备的特征。值得重视的是,我国在践行“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进程中,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并与时俱进,在处理多重关系的过程中,确保能源转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保转型进程中的能源安全。


中央对能源工作的要求


与能源转型目标之间的相关性


经济社会各领域对能源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决定了能源转型目标的多目标性。笔者认为,能源转型至少应包括三个维度目标。


第一个目标是能源安全供应,是我国能源转型目标的底线目标。正常情况下,能源系统应能够确保有足够的、连续的能源供应满足经济社会合理用能;非正常情况下,如极端天气、进口能源受阻或断供等,能源系统能够经受得住外部各种干扰与风险,确保经济社会基本用能需求。近年来,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持续多年增长,国际能源市场受地缘政治和金融操纵影响加深,能源安全(主要是指能源供应安全)与粮食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共同构成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正常运转与发展的“三大安全底线”。特别是在全球旧规则失序、新规则尚未形成、“各扫门前雪”势头加强的当下,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对我国尤为重要。


第二个目标是能源绿色低碳,是我国能源转型的结构性目标。在碳减排已成为国际共识,加快减少甚至完全退出化石能源使用的呼声日益高涨背景下,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消费国、温室气体排放国,必须重视国际社会关切,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加快绿色低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大力提高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这既是我国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我国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道义责任。简言之,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不是别人要求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


第三个目标是能源经济性高,是我国能源转型的效益目标。目前,我国虽然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在国际产业链供给链中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发挥全球“制造工厂”的作用。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背景下,我国仍面临繁重的发展任务,在现已庞大的能源消费基础上,未来的能源需求还要保持一定的增速和增量空间。我国正面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调整双重压力。我国需要在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过程中,强调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的重要性,将能源供给侧与消费侧有效协同,通过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措施,在降低能源含碳成本在内的全成本同时,更要大力提高“每一克煤炭、每一升石油、每一立方天然气”的经济效益,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和经济效益。简言之,我国需要经济社会承受得起的“高性价比”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由表可见,在能源转型目标三个维度中,与“能源安全”直接相关的工作要求就有25项,足以显示“能源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需要对“绿色低碳”和“经济性”问题给予同等重视。在确保能源安全底线前提下,结合我国国情、发展阶段和支付能力,积极有序推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确保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与平衡。


中央对能源工作的要求


与能源革命之间的相关性


2014年6月1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该战略的核心内容是: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给体系;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


在我国踏上实现“双碳”目标新征程之际,中央在《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对能源革命又赋予了新内容、新要求,如突出了对煤炭升级转型的新要求、对煤电节能和灵活性的要求、对核电发展的新要求、对国内天然气供给能力的要求,并强调了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十四五”时期的前三年将是我国“双碳”工作的关键时期,在能源消费侧,强化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在能源供给侧,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优先推动风能、太阳能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开发水能,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高电网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调控能力。在能源体制革命方面,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培育发展配售电环节独立市场主体,推进电网体制改革,明确以消纳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增量配电网、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的市场主体地位,加快形成以储能和调峰能力为基础支撑的新增电力装机发展机制,从有利于节能的角度深化电价改革,理顺输配电价结构,全面放开竞争性环节电价等。


由表可见,在能源革命五个方面中,与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和“技术革命”“体制革命”“国际合作”直接相关的工作要求分别有23项、23项和22项、15项、15项。可见,涉及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工作要求占比大体相当,也体现出深化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更体现出科技赋能生产生活方式和重点用能领域绿色高效转型的重要性。


能源体制革命是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但其与行业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市场化改革、市场监管与行业治理能力等重大机制性问题需要紧密结合、统筹考虑,相关工作要求需要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表格中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能源体制改革的复杂性、深刻性和艰巨性。这也对我国相关主管部门、主要能源电力企业和重要研究机构等提出了在新发展阶段下,如何构建更好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能源电力新体制的时代命题。


能源国际合作在疫情冲击下,在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重构过程中,在国际能源贸易形式、规则不断变化以及地缘政治、资本等因素影响下,正经历着深刻变化,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与多类风险,因此,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过程中,我们需要处理好国内与国际两类市场、两类资源和两类风险的关系。


中央对能源工作的要求


与能源未来目标之间的相关性


在实现“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未来能源体系将是怎样的?


2021年3月,全国两会通过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细化了非水可再生能源空间开发布局,强调了煤炭集约生产与合理控制煤电,突出了建设多能互补类清洁能源基地和提高特高压输电通道效率的重要性,强调了系统调节智能化、源网荷储一体化在提高消纳可再生能源方面的重要性。《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给出了具体发展目标,即到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并提出了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主要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重视从“清洁”到“绿色”的渐进发展。“清洁”是近中期我国能源发展的目标。“清洁”更紧密地结合我国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强调在坚持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基础上,安全稳妥实现新能源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替代。这是在复杂严峻的国际政治、经贸、科技和军事环境下,确保“端牢端好我国能源饭碗”,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发展保障的战略选择。“绿色”是我国能源发展的远期目标。“绿色”更加突出能源结构中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绝对优势占比,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更为重要的是,转向“绿色低碳”不仅是能源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具有更高层次的伦理道德内涵,是我们与国际社会共同追求努力的长远目标。


由表可见,在能源未来目标的四个维度中,与“清洁”“低碳”和“安全”“高效”直接相关的工作要求分别有17项、12项和23项、23项。涉及能源“安全”和“高效”的工作要求占比最高,其次是“清洁”和“低碳”目标。这与第一部分“能源转型目标”的分析结果相互支撑。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高效”目标。该目标贯穿于消费测和供给侧,涉及基于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效率提升,还涉及到基于投入产出的经济性提高。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内需不断增长,同时还要为全球提供大量货物商品的庞大能源消费体而言,用能效率和效益的高低从某种角度也是一种“能源安全”,在总量与强度上不断强化用能和排放约束是必然选择。


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是一项伟大系统工程,需要目标清晰、指导性强的顶层设计,需要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分领域、分区域做好实施方案,充分发挥技术赋能、体制机制创新作用,处理好发展与安全、发展与减碳、远期与近期、局部与整体、投入与产出等多重关系,坚持安全底线,严守碳排放约束边界,将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紧密融入到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整体布局中。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2年01期,作者江一鲟系本刊特约撰稿人,尹明系博众智合(北京)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电力高级顾问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 安全
  • 可靠
  • 环保
  • 高效
  • 高性能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 高安全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 高可靠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