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蓝狮注册资讯

中国企业赴美建厂 电池“出海”时机已至?

发布者:【蓝狮平台资讯】   发布时间:2022-04-21 22:04:27   点击量:410

蓝狮平台网讯:近段时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加速出海的同时,动力电池企业在海外的布局也在不断提速。最近,中国最大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被曝计划投入5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8亿元)在美国建一座年产能高达80GWh的动力电池工厂。然而,宁德时代并不是近年来宣布进入美国市场的唯一一家中国电池企业。


中国企业赴美建厂电池“出海”时机已至?


此前,国轩高科曾宣布与美国一家大型上市公司就磷酸铁锂电池供应达成合作,从2023年到2028年,上述美国企业预计将采购总量不低于200GWh的磷酸铁锂电池;还有远景动力也宣布,将在美国肯塔基州新建一座动力电池超级工厂,规划年产能30GWh,并具备扩容至40GWh的潜力,为全球头部车企提供动力电池产品。


在当前复杂的贸易形势下,美国市场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企业来说挑战很大,为何中国电池企业却纷纷赴美建厂?难道中国电池企业赴美“掘金”的时机到了吗?


开拓全球布局已是必然


“美国市场,宁德时代一定要进去。”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为动力电池出海亲自站台,并放出豪言要坚决进入美国市场。


时至今日有外媒报道称,宁德时代正在为其北美工厂选址。另据知情者透露,今年3月初,宁德时代的高管团队已经飞抵墨西哥进行可行性研究。此外,宁德时代的北美工厂将同时生产镍钴锰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直接向特斯拉及其他汽车制造商供货。


由此可见,宁德时代进入美国动力电池市场的决心已定,并且已经开始付诸于行动。


目前,虽然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疯涨等问题对国内动力电池市场带来一定影响,但像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这些排名靠前的电池厂商,已经成为国内动力电池领域的巨头,市场份额也非常大。


据了解,2021年,宁德时代占中国动力电池装车总量的52.1%,连续5年占据全球第一的位置。不过近年来,比亚迪、中创新航等电池制造商早就盯上了国内动力电池这块“肥肉”,并且市场份额也是与日俱增。同时,受供应链波动的影响,国内主机厂已开始纷纷引入新的供应商,以确保供应端稳定。


在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表示: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产能将达到3000GWh,而电池出货量2025年预计会在1200GWh左右,产能会出现大幅过剩。


也就是说,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厂已经开始扩充产能,不过随之也带来了产能过剩问题,为了将过剩的产能很好地消化,动力电池企业开始拓展全球布局已是必然。


所以,像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这些动力电池头部企业除了发挥产业链内承上启下的作用,也肩负着如何突破市场桎梏,开拓更多的市场增量的重任。


那么,如何解决动力电池产能过剩问题?目前最直接的办法是可以通过进一步增加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提高动力电池需求量。另外还可以通过电池“出海”,打入国外新能源市场,为国外车企提供动力电池。


相对来说,对于电池“出海”这条路,企业充满了信心,而且也更加值得期待。于是就有了像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远景动力这样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在美国建立电池厂的行动。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动力电池巨头全球布局,有多种驱动因素。一方面,当前全球汽车电动化已经成为大趋势,缺乏就近配套电池产能也意味着市场潜力更大。


因此,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纷纷“走出去”,动力电池巨头的全球布局对于适应全球汽车电动化的新格局有益。而且,近年来尤其是国内动力电池巨头的技术进步速度加快,有了更多的自信,拓展海外市场成为必然。


另一方面,欧美地区都在大力推动电动化进程,即使是前些年行动迟缓的美国也从去年以来出台多项扶持政策,助推美国电动汽车市场渗透率从2021年的不足5%向2030年50%的目标迈进,使得当地电动化加速。


同时也推动了特斯拉、Rivian等新势力,以及通用汽车、福特、Stellantis、大众、奔驰、日产、现代、丰田等传统车企巨头在北美的电动化布局,相应带来动力电池需求的大幅增长。因此,也吸引了国内动力电池巨头赴美建厂。


中国企业迎来走出去的好时机


从目前来看,美国电动汽车市场是非常有潜力的,像LG新能源、松下、SKI、三星SDI等国际动力电池巨头也已纷纷宣布赴美建厂。粗略统计,上述企业在美国建厂的累计总投资超过2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72亿元)。


中国企业赴美建厂电池“出海”时机已至?


除了这些电池巨头外,来自欧洲和美国本土的初创电池企业也加入了美国动力电池产能扩张的竞赛。


不过,目前韩系电池企业如LG新能源、三星SDI和SKOn占据着美国动力电池供应的大部分市场份额。然而,美国的动力电池市场不会放任韩系电池企业一家独大,必然不想对韩系电池太过依赖。


此时,美国动力电池市场迫切想要更多其他外资企业入市,打破韩系电池企业一家独大的局面,就像国内车企积极寻找电池二供、三供的道理一样,制衡和竞争才是市场的主旋律。


所以,有更多的玩家进入市场后,才会产生竞争,企业进而从中获利。而对于美国车企而言,如果能凭借市场换来技术,也是一次稳赚不赔的买卖。


这样来看,或许此刻,正是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走出去的好时机。


于是,以宁德时代为首的中国电池厂商,自然成为最好的选择,此外还有不少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也正如开篇提到的国轩高科、远景动力等企业,选择赴美“掘金”,准备进入美国市场闯荡一番。纵观国内的动力电池行业,还有不少动力电池企业,已经在美国开设了研发中心,未来进入美国市场的可能性也非常大。


不过,中国电池巨头进入美国市场也要面临一场苦战,前期的路自然不会很平坦。就在今年1月,韩国动力电池厂商SKI宣布将与福特合作投资11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25亿元),在美建3座电池工厂和1座生产F系列电动皮卡的工厂,建成后产能达到129GWh。


随后通用汽车宣布,2022年上半年公布与LG新能源合资的第4家动力电池工厂选址,预计产能为30GWh。如果LG新能源的4家工厂全部投产,在北美地区电池产能有望达到200GWh。


还有松下集团,此前有报道称,该集团将在美国本土建厂,以增加电动汽车所需的动力电池的生产能力。据悉,松下是特斯拉最大的电池供应商,这家著名的动力电池巨头自2009年与特斯拉合作以来,就为特斯拉提供电动汽车所需的动力电池。


不过,这家工厂的产能显然已经无法跟上特斯拉快速的产能扩张,因此松下正在美国寻找新的建设动力电池生产工厂的地址。


可以看出,韩国和日本电池厂商在美国市场扩张的速度非常快,中国电池企业面对的竞争对手都很强大。


即便如此,中国企业还是选择勇往直前,原因为何?


其实,对于动力电池企业来说,选择在美国建厂也存在不少优势,一来可以大幅降低物流成本,取得成本优势;二来便于维护与美国本土车企的客户关系,而且美国还为在美建厂的企业提供税收补贴,这也为中国电池企业赴美建厂提供了机会窗口。


就拿宁德时代来说,作为国内新能源市场动力电池巨头,除了供给国内车企动力电池,也要为海外新能源企业提供产品,当然这部分海外客户就包括不少北美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宁德时代选择在美国建厂,最大的优势就是通过近距离,将更好的产品供应给客户,尤其是在当下全球供应链吃紧的情况下,航运出现较大阻碍,在美国建厂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方面的不足。


另外,由于受到经济波动影响,在美国确实存在着高人工成本问题,但是不少企业采用的是大规模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方式,可以平衡高人工成本带来的影响,如果算上税收补贴等,很有可能产品的成本会比从国内出口要低很多。


而从长期的市场发展角度来看,中国企业去美国投资建厂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毕竟世界经济是一个整体。在海外市场发展可以用更低的成本给自身发展提供支撑,所以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建厂,我们熟知的福耀玻璃就是成功案例。


不可否认,像宁德时代这样出海建厂的中国企业会越来越多,我们应该抱着更加宽容的态度来看待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之路。


“用技术换市场”的风险犹存


事实上,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对于赴美建厂的动力电池企业具体而言,除了市场“蛋糕”的诱惑,在现实中也存在始料未及的风险。


就在前不久,韩媒报道称,韩国动力电池企业LG新能源、SKOn等,在赴美投资建厂的过程中,均被相关车企要求“共享核心技术资料”。


据悉,LG新能源计划与通用汽车建立电池合资企业,同时在美国设立3家电池工厂。但在谈判环节,通用汽车却以“为了确认电池的安全性”为由,向LG新能源索取与电池稳定性直接相关的电池输出实验数据。


另外,SKOn、三星SDI也已经启动在美建动力电池厂计划,与此同时,SKOn也被福特要求共享电池密度相关技术,而SKOn回复称这是受韩国政府保护的“国家战略技术”。


不仅如此,韩系电池厂商为了绑定美国市场付出了许多代价,比如积极推进与美车企合作建厂,以低于市场40%-60%的价格供应电池……


看来,在美国建立动力电池厂,除了政策、市场、管理等方面的风险,对于实力日益增强的中国电池企业来说,技术保护、知识产权风险等方面的问题也变得愈发突出。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难道美国动力电池技术真的很落后吗?虽然我们对此并不知情,但是我们从韩国市场机构公布的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排名企业中,并没有发现美国动力电池厂商的身影。


而且从目前来看,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大部分份额都被中日韩拥有,尤其是中国市场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并且美国电动汽车除了特斯拉外,还没有其他哪家车企推出的纯电车型大规模出现在全球市场上,所以美国自然希望能在电动汽车市场有所作为。


于是,作为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就成了最直接的发力点,不过好在韩系电池企业的处境,给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提了醒,有了前车之鉴,避免继续采坑。


虽然部分美国企业的这种做法不可取,也让不少电池企业望而生畏。但是作为除了中国、欧洲市场之外的第三大汽车市场,美国市场对动力电池的需求是迫切的,而且数量也会很庞大。


在美国市场中,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等传统车企纷纷加速电动化转型,特斯拉、Rivian和Lucid等新势力品牌也发展迅猛,对动力电池的需求量会非常大。所以,虽然在美国建厂有风险,但这块诱人的“肥肉”,实在是不忍心放弃。


随着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之争愈演愈烈,大批中国电池企业纷纷开始赴美建厂,并加紧落地,无疑牵动着整个汽车产业链的神经。不过,中国电池企业主动进入美国市场,需要准确衡量是否让步“技术共享”的利弊。


无论如何,这次进入美国市场也会成为中国电池企业走向国际化的一大契机。但在迈向全球道路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才是真正检验中国企业自身“硬”实力的试金石。


总结


这一次,中国企业集体奔赴美国建动力电池厂,其实也展现出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勇于开拓、不断向上的精神。虽然这条路充满荆棘、困难重重,但他们已经做好准备,对于海外动力电池市场这块蛋糕也是志在必得,用不断创新的技术,向全球呈现一个更好的新能源汽车时代。看来,这一次,我们也可以用技术换市场了!

IMG_1737 拷贝JPG.jpg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 安全
  • 可靠
  • 环保
  • 高效
  • 高性能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 高安全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 高可靠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