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蓝狮注册资讯

创新驱动 突破动力电池“不可能三角”

发布者:【蓝狮平台资讯】   发布时间:2022-01-06 12:01:49   点击量:955

蓝狮平台网讯:回顾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动力电池技术创新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词。


近日,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政府的指导下,新财富与证券时报汽车工业部联合主办的新财富、新动能、新愿景2022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资年会上,动力电池企业嘉宾就动力电池技术创新进行了探讨。


目前,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大致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材料创新,如2021年著名的钠离子电池和无钴电池;二是通过改变电池结构等技术创新,提高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正如中汽中心动力电池领域首席专家、中汽中心检测认证部总工程师王芳所说,动力电池行业迫切需要材料创新和技术创新。我们仍处于动力电池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两个方面的技术创新越来越好。


有业内人士认为,性能更好、成本更低、安全性更好是动力电池发展过程中不可能的三角形。但在各方力量的推动下,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电池装机量上升。


近日,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Research发布了2021年1月至11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数据。数据显示,宁德时代市场份额居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一,为31.8%,比排名第二的LG高出11.3个百分点。


在这份榜单中,比亚迪、中国创新航、国轩高新、益威锂能等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也在其中,占据了榜单前十的绝大部分份额。研究机构指出,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引领了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增长。


根据中国动力电池产业联盟发布的数据,2021年1月至11月,中国动力电池装载量达到128.3GWh,同比增长153.1%。其中,三元电池装载量达到63.3GWh,占总装载量的49.3%,同比增长92.5%;磷酸铁锂电池装载量达到64.8GWh,占总装载量的50.5%,同比增长270.3%。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马晓丽表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中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载量已超过395GWh,形成了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两大主流产品体系。值得注意的是,从目前动力电池的市场需求来看,优质动力电池仍然非常短缺。


有机构预测,2022年,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上升,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有望达到450GWh。与此同时,在海外市场订单的推动下,2022年中国主流动力电池企业出口额有望占总出货量的20%以上。


原材料涨价引起关注。


2021年,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动力电池中下游生产企业产生一定影响。为了稳定原材料价格,许多龙头动力电池企业开始积极布局上游材料领域,以缓解市场供需紧张局面。


据悉,汽车动力电池的成本受应链上游金属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包括钴、镍、锰、锂等金属原材料及其化合物,涨幅较大。其中,正极材料在动力电池中的成本占比最大,原材料成本占正极材料成本的90%。分析指出,这意味着正极材料的价格变化将极大地影响动力电池的研究方向和技术路线。


马小利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根据公开数据,与2020年6月相比,523元电池成本从0.52元/Wh上升到0.77元/Wh,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从0.47元/Wh上升到0.66元/Wh,分别上升48.1%和40.4%。


据马小利分析,目前动力电池原材料成本与现阶段电池价格基本相当或倒挂,电池企业全面提价不可避免。


事实上,动力电池的成本和价格不仅关系到产品本身,还直接关系到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和价格。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动力电池约占新能源汽车总成本的30%~40%,是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金沙江资本合伙人岳世杰表示,新能源汽车已经从原来的政策指导转变为市场驱动,下一步发展的核心是控制成本。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整个产业链将得到更好的优化。再加上技术创新和应用,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成本有望下降。


解决高成本问题。


动力电池材料的创新可以看作是一种发明创新,是从0到1的突破;改变电池结构等技术创新属于进步创新,可以促进从1到100甚至1万的进步。王芳认为,近年来,这两种技术创新层出不穷,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含量和产品竞争力。


王芳说,动力电池的材料创新往往涉及化学等基础科学,与应用创新密切相关。


无论是钠电池、无钴技术,甚至是新的固态电池,如果他们想真正成为商品,特别是被大多数消费者接受的商品,他们必须实现从基础科学研究到商业应用的飞跃,必须克服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技术困难。王芳强调,在动力电池技术创新的调发展和资本市场推广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将带来新能源汽车产品形式甚至整个行业的变化,从而导致产业链上下游的新变化。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副总经理邹广才指出,一旦能源密度更高、安全性更高的固态电池实现商业应用,必将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创造新的商机。


例如,邹广才分析说,钠离子电池在低速电动汽车或范围较短的新能源汽车中有自己的优势。他认为,由于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场景非常不同,许多技术路线都有自己的市场空间。


技术创新给产品形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导致了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动,这可能是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最大的商机。邹广才表示,实现这一商机的周期相对较长,可能需要大胆的试错,这需要我们的行业和投资者保持耐心。


事实上,自2021年以来,全球锂电池市场需求大幅增加,但全产业链产能增长相对缓慢,有效供应不足。一些行业分析师指出,未来五年,锂工业市场将迎来井喷期,进入TWh时代。


不用说,当我们讨论动力电池的商业模式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尽可能消化动力电池的成本压力。邹广才承认,如果动力电池的成本在新能源汽车中所占比例过高,将为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设定很高的门槛。


邹广才指出,在动力电池技术不断进步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商业模式创新,可以降低新能源汽车的购买和使用成本,甚至产生一定的效益,这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下一个方向。


只谈规模,不谈技术创新,在动力电池领域是不可行的。中国创新航空公司董事长刘静宇对此深有感触。他在论坛上直言,仅凭现有的动力电池成本和技术,很难支持新能源汽车真正实现大规模普及。


动力电池的成本仍然太高,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刘静宇说,一方面,中国创新航空公司解决了动力电池材料系统中资源浪费的问题,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动力电池结构的简化,减少动力电池内部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他认为,探索动力电池能量与资源之间的终极平衡远未结束,继续加强技术创新非常重要。


马小利预测,基于电力电池提高性能和降低成本的综合需求,大电池技术将成为电力电池行业的重要技术方向,通过增加电池尺寸,增加电池容量,优化电池包装方式,减少电池附件,可以更好地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有利于降低电池系统的综合成本,提高电动汽车的范围。


资本和技术资本和技术。


2021年10月24日,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计划》,明确规定绿色低碳运输行动属于碳达峰十大行动之一,明确要求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传统燃料汽车在生产、销售和所有权中的比重。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加快产业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和所有新兴行业一样,动力电池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离不开资本市场的灌溉和浇筑。


基石资本合伙人杨胜君承认,在产品从0到1的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都会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


无论什么样的技术创新,没有资金什么也做不了。杨胜军表示,早期投资对企业尤为重要,因此相关企业找到投资者,快速实现创新成果的商业应用,是所有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点。


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技术创新成果的商业应用是从0到1,而公司上市是从1到100或从1到1万的过程。杨胜军表示,企业的成长本身就是重组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资本的干预不仅可以帮助电力电池企业布局尖端技术,还可以加其创新成果的商业化转型。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下,可以预见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包含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未来5~10年,将出现大量全球独角兽企业。创世合作伙伴(CCV)董事孙鹏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逐年上升,以动力电池为代表的产业链将迎来全球布局。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当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本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行业时,也需要避免资本浪费,让资本更好地帮助行业发展。


华民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吴春表示,双碳目标的推广时间非常紧迫。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指导下,将带来许多新的需求。不仅新能源汽车企业对动力电池企业有新的要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对投资者和投资机构也有新的要求。在他看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涉及的投资量非常大,技术变革和更新速度也很快。如果方向错误或投资过慢,很可能造成投资损失。


北京西城金瑞股权投资基金公司执行董事刘亚飞认为,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关注电力电池项目的原则是只帮助,不增加混乱。在他看来,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电力电池企业对资本的需求是不同的。投资时,资本方还应关注企业的痛点,给予企业不同的支持。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资本和技术驱动的产业,资本在促进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马晓丽认为,在资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技术创新推动的动力电池领域有机会成为跨产业整合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IMG_1426 拷贝.jpg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 安全
  • 可靠
  • 环保
  • 高效
  • 高性能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 高安全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 高可靠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