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蓝狮注册资讯

动力电池退役潮催热回收新赛道

发布者:【蓝狮平台资讯】   发布时间:2024-03-18 18:03:29   点击量:51

蓝狮平台网讯: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发展新阶段,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伴随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潮来临,电池回收利用成为热门新赛道。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针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提出建议——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发展新阶段,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刻不容缓。多位业内人士也表示,在相关部门规范监管、企业协同推进过程中,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将逐步进入良性竞争轨道。

回收利用问题愈加凸显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2024年,中国市场汽车总销量将达到3100万辆,同比增长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150万辆,同比增长20%。

  “未来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还将保持一定发展势头。与此同时,电池回收利用问题也将愈发突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强调,“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安全、绿色、可持续的电池产业新业态。”

  据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专业委员会预测,到2027年,我国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将达到114万吨。如此庞大的退役规模背后,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成为解决资源、成本及碳排放问题的关键。

  我国动力电池原材料资源禀赋较差,2022年镍、钴、锂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93%、98%、63%。加强动力电池回收,每年可满足国内新能源汽车20%的锂、25%的钴、11%的镍的资源需求,降低新能源关键原材料的对外依存度。数据显示,当电池材料中拆解回收占比为40%时,电池成本可降至0.4元/Wh,当回收材料占比达到90%—95%时,电池成本可降至0.2元/Wh。此外,旧电池中含有铅、镉、汞等有毒有害物质,及时回收和再利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值得注意的是,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不仅局限在国内。“在欧美相继发布电池法案后,我国从欧美国家获取废旧电池及再生材料的难度加大。”华友钴业集团董事长陈雪华提到,作为全球最大锂电材料出口国,若不能实现资源持续回流,将使我国能源金属长期处于净流出状态,进而给锂电产业链的安全发展、持续领先带来挑战。

技术助力转型升级

  拆解技术是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发展面临的瓶颈之一。据了解,目前国内有5000多种动力电池包,品种繁多、结构复杂、连接形式多样、设计准则不统一、更新换代快,加之退役电池的电池包品牌型号多样、退役状态不确定等因素,当前拆解大多以人工操作为主。

  但人工拆解面临诸多风险,比如电池包电压较高,存在触电风险;电池包内部线束、汇流排错综复杂,存在短路风险等。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宇平表示,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使动力电池回收从目前的人工拆解、机械化拆解转变为自动化、智能化拆解,是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对于进一步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车夫咨询合伙人曹广平建议,进一步加强废旧电池编码信息形成、溯源及执行管理。“这样便于追踪动力电池从哪来,到哪里去,在合适的节点进行处理,协调电池回收效益。甚至可以实施电池回收比例与下一年生产碳税配额相挂钩的奖惩制度,回收率高的电池企业在下一年度可获得更低的碳税或税收减免。”

  另外,退役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也是回收利用的方向之一。随着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新型储能建设需求旺盛,退役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可通过梯次利用方式应用于光储充电站、储能基地等场景中,大幅降低配建储能的投资成本。

行业门槛或逐步收紧

  目前,我国有190余家汽车生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企业在全国设立超1万个回收服务网点,具备初步的电池回收利用能力。

  “虽然我国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已初具规模,但还有一些亟需规范的问题。”曹广平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目前市场上存在正规资质的“白名单”企业与无资质的“黑作坊”企业,前者以正规环保方式生产但盈利很少,黑作坊企业违规不环保生产却赚得盆满钵满。

  据了解,目前在不少社交媒体平台和电商平台,能找到大量与“动力电池回收”相关的企业广告。这些企业基本实时更新、长期在线,部分企业甚至支持上门回收。对此,曹广平建议,相关部门应严格依法监管,让参与其中的企业合规竞争。

  “动力电池规范回收以及综合利用已经立法,2024年,混乱的市场操作将成为历史。”山东易维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浩切身体会到行业变化。他指出,工信部在3月11日发布的文件中明确,暂停受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企业申报规范条件,这意味着动力锂电池回收及综合利用行业的门槛或正在逐步收紧。

  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今年以来,电池回收领域已迎来一系列重磅动作:欣旺达62亿元包含10万吨锂电池回收利用及新型储能智造项目开工建设;巴斯夫与依维柯集团宣布就电池回收方面达成合作;国轩高科与晋景新能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全球动力电池回收市场。

  不可否认,随着电池回收技术和回收体系进一步加强完善,更多更新的市场机会正在涌现。有行业人士表示,长远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的窗口时间会更长,“蛋糕”将进一步做大。但在产业健康良性发展的过程中,小作坊式的企业和劣质产能将逐渐淘汰,行业会真正迎来良性竞争。

【责任编辑:孟瑾】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 安全
  • 可靠
  • 环保
  • 高效
  • 高性能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 高安全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 高可靠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